《小门神》开场不久,有一段画面极富想象力,小英和雨儿放孔明灯,无数盏亮闪闪的孔明灯升入夜空,越来越高,直至飘升到神界。一棵大树展开枝条,把一盏盏灯轻轻揽过来,最后被两位门神发现。“这个画面是我脑子里的第一个画面,故事大纲还没有,这段画面就产生了,一直没有改过,也是电影最原始最核心的元素。”王微对这个情节颇为满意。
但在片中呈现神界的仙山,并不那么容易。《山海经》里只提到门神住在度朔山上,但山是什么样子,却没有具体描述。电影里设计成了一座飘浮在空中的仙山,山上还有一层一层的楼阁建筑,很有点《阿凡达》里圣山的味道。“仙山有一千多米高,上面有很多建筑,每个楼房都可拆开来,在结构上是完整的。”王微说,团队没有参考《阿凡达》里的圣山,而是借鉴了布达拉宫层层叠叠的建筑地形,光设计这座仙山,就花了团队九个月的时间。
电影里先后有三场动作打戏,设计难度也非常大。郁垒去打开第一个封印时,需要用剑劈开湖面,做出水波滔天的画面,在动画行内公认是很难的。打开第二个封印时,郁垒遇到花仙的阻拦,俩人展开了一场大战。王微特意要求这段画面要做出中国画的意境,没有太多的景深,但有简洁、唯美的气氛。花仙先是漫天花瓣散开,而后聚拢像子弹一样射击,极具视觉冲击力,这也是团队殚精竭虑想出来的。
片尾的年兽大战,在国产动画片中属于最高等级,前后做了六七十个版本。于洲透露,片中郁垒在一座大殿里看到自己的雕像,三十多个雕像神态不一,设计起来很难。而郁垒用剑劈断雕像,地面破碎,动作、烟尘渲染都不好做。年兽冲出地面,枝条炸裂的场面,每个镜头都需要反复打磨。
影片还采用了好莱坞动画团队的制作方式,动画师事先要表演角色,把角色的神态、动作拍下来,再在电脑上进行创作。每个动画师的桌上还有一面镜子,自己对着镜子模仿角色,随时能调整角色的口型。“我们想做中国人自己的表演,像开头小英回家见母亲,不会像美国人那样见面拥抱,而是表达得很含蓄、愧疚。”黄家康还举了个例子,片中神荼走在路上,会随脚把小石子踢开,这些细节都很注重。
幕后技术人员忍不住吐槽,王微给他们挖了一个“不可思议的大坑”,“电影全片共140多个角色,且更‘可气’的是,这个剧本竟然复杂到还有四季。于是角色们如果出现在不同的季节,就必须有不同的服装,这些不同的造型当然就意味着要有不同的角色模型,连两个小门神都还各有两套服装。我们角色特效组的特效师们被这个‘大坑’给害惨了!”
《小门神》共1940个镜头,最终版画面精度已达到甚至部分画面超过了好莱坞动画电影;103分钟的电影共产生102000个创作版本,每个版本都是一次迭代和进步。每一个动画师,一天只能制作一秒动画。此外,每个镜头都要经过8轮灯光调试,不论是人物眼神的闪烁、一片雪花的飘落、剑中脸庞的反光,甚至花瓣上莹润的反光,《小门神》都呈现出了细微之美。
提前三个月开始推广影片
《小门神》的配音从两年前就开始了,给神荼配音的是高晓松,给郁垒配音的是白客,曾给“甄嬛”、“芈月”等角色配音的季冠霖,给片中的花仙配音。“高晓松喜欢动画,有一次我们吃饭时聊到这个片子,他看了剧本后挺高兴,就答应过来配音。”王微透露,其他人也是这样,大家都喜欢动画片,挺纯粹的。
高晓松吐槽,给这部电影配音的时候是大夏天,录音棚为了安静不能有空调,配出了他一身大汗。最要命的是王微是福建人,写出来的剧本是福建话,他一边配音,还要一边改剧本。这还不是最难的,片中神荼接盘子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才最难,前后还配了七八回,让他叫苦不迭。不过,看到动画成片,高晓松直言感动,“这部动画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就是基本上按照美式流程,却又没有照搬美国故事。”
在王微看来,“我们做中国的故事,只能由中国人来做。”事实上,这两年多来,他改变了以前潇洒的生活状态,以前是夜里两点睡觉,很晚才起床;现在是早上六点起床,九点到公司后,每隔半小时开一次会,差不多晚上七点才回去。《小门神》的每个镜头,他平均看过三五百遍。“做动画片很单调很辛苦,没有红毯可走,没有明星,做的就是工匠手艺活。”但他笑称,自己挺喜欢现在这种状态。
一部电影的路演通常在上映前两周展开,而《小门神》却不同寻常,距离上映尚有三个多月时,便开启首批城市的路演。“我们是新人,就早点出来,让更多人看到片子。”于洲说,这部片子不那么搞笑,配乐也不那么闹,不那么热血,比较优美,希望找到自己的观众群。
在他看来,《大圣归来》爆发后,院线经理不再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看的,也有成人观众看,《小门神》也承担了这个期望。
在最近的路演中,看到观众反响热烈,黄家康很感动。“这部片子除了娱乐性,还有更深层的东西,让更多人去欣赏影片,我们做到了。”他动情地说,做动画这一行很辛苦,但自己来追光不是想打一份工,不是做一份技术活儿,希望做中国自己的故事,做有意义的动画电影。国内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高端动画片,缺少一个平台让动画人去尝试,而追光提供了一个平台。
在黄家康眼里,王微做动画导演,不是为了导演的名头,而是他骨子里流着艺术的血液,真的想做一件事。“团队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做动画片,大家一起成长。我做动画片,也希望自己能够喜欢,不希望做一个片子,连自己都看不下去。”王微笑着说,《小门神》投资虽大,但自己对上映没有预期,尽力去做,不去预期票房,其他的顺其自然。
第一次做制片人的于洲坦言自己也是在慢慢学习,公司的前三部影片是不同题材的作品,希望用三部影片打开局面。虽然有媒体称追光为“中国的皮克斯”,但他觉得模仿皮克斯,会永远追不上人家。他信心满满,“中国市场很大,未来三五年做出几部作品后,大家会判断出,我们的动画是世界一流水平的。”
【记者观察】
给国产原创动画一点耐心
《大圣归来》出品人路伟不久前在某论坛上披露,该片在上映时曾组织推发过一百多篇水军软文,营销上很成功,影片才取得了高票房。这话一出来,让很多当初的“自来水”网友很受伤,明明是自发传播该片口碑,却被归类为有组织的网络水军,路伟有抢夺功劳之嫌。正是网友和观众对国产动画片的力挺,才让《大圣归来》石破天惊,让动画人看到了希望。
众所周知,国产低幼动画形成了恶性循环,孩子看得投入,大人看得昏昏欲睡。即便是很多有情怀的动画人,也被迫靠做低幼动画或为外国动画代工,挣到一点钱后才不惜血本去做高品质动画电影。在国内做高品质动画片很不容易,完全靠动画人的一腔热血和痴心,但成功者寥寥。《大圣归来》的成功,确实是一个异数,而且还是改编题材的动画片。像追光动画这样完全做原创动画片的公司,在内地屈指可数。
幸好今年的局势有所改变,很多大影视公司也开始进军动画片领域,开始与动画工作室合作,要涉足高品质的动画电影。像光线影业一口气推出了十几部动画片计划,此次阿里影业跟《小门神》合作,多少改变了以往动画公司势单力薄的局面。商业院线也开始重视动画片,改变了对国产动画的偏见,愿意拿出一部分放映空间支持国产动画。
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400多亿元,这么大的市场,动画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大影视公司布局动画片领域,还是看中了市场。只有投资达到一定高度,才有可能做出高品质的动画片。像过去那种投资几百万元的动画片,品质不可能好到哪里去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,高投资的国产动画片会逐渐成为主流,用高品质来赢得观众。当然,国产动画片的进步尚需时日,需要观众的耐心和理解。
不出所料的话,好莱坞动画片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,甚至会专门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做动画片。像《功夫熊猫3》就是典型,该片预计将成为一颗票房炸弹,也必将吸引更多好莱坞公司做这种合拍动画片。如果中国动画公司再不奋起直追,这块市场很可能被好莱坞占据了。
正如黄家康所言,也许我们讲故事还不够成熟,但总要迈出这一步,要是没有自己的故事,就永远提升不了中国动画水准。客观讲,《小门神》在竞争白热化的元旦档上映,市场结果恐怕仍不容乐观,能收回高投资亦非易事。但他们对高质量原创动画的不懈追求,值得观众去支持。